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什麼都說好

妹妹現在不管我們問他什麼

只要聽到好不好

都說"好"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試穿秋裝&學走路

很眼熟的衣服吧

對這是我小時候穿過的

天氣要變冷了媽媽在幫我試穿

剛剛好ㄋ

順便學習走路一下

等我學會我就自己去拿想要的東西

呵呵

喝開水

我會自己喝開水喔

媽媽教我要拿這樣才喝的到

你看我一學就會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幫寶寶做SPA 好處多多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結束忙碌的一天會覺得肌肉僵硬、精神緊張,若此時有人幫你按摩做SPA是一件舒服而且是享受的事,經過推拿搓揉後,相信一天的疲勞可以獲得舒緩。

人類的身體一旦感到異常疼痛,便會自然的把手伸到感覺不舒服的部位揉捏,藉由按摩減輕疼痛,這個動作是人類的本能,人類感覺器官中,最早發展的是觸覺,接觸使我們感到安心、溫暖、歡樂、舒適,可增加適應力和活力。

嬰兒是以觸覺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並經由觸摸的感覺獲得滿足;其實對嬰兒來說,按摩不但對其身體有助益,更可增進親子關係,好處多多,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做嬰兒按摩吧!

幫寶寶做SPA有什麼好處呢?
1、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
2、促進感覺動作的發展
3、增加皮膚抵抗力
4、生長增加
5、刺激胰島素和胃泌素增加,增加腸胃道的吸收效率。
6、增強免疫系統可預防疾病。
7、增進寶寶與父母親的親密關係
8、增加孩子的聽、知覺:幫寶寶按摩時,大人可以和孩子說說話,或唱歌給孩子聽。
9、及早發現寶寶的異常現象:按摩時是觀察寶寶的最佳時機。
10、有助於情緒穩定─較少哭泣,較易入睡。
11、無侵入性、低成本。

嬰兒按摩立即效果
症在按摩時,有更多清醒時間,較少哭泣,按摩之後,清醒時間減少而較易入睡,所以請不要在睡前按摩,一般我們傳統用搖晃安撫的方式(邊走邊左右搖晃)其效果:搖晃時容易入睡,但只要停止時就容易醒來繼續哭鬧。

撫摸在醫療上的效果
根據1986年美國小兒科期刊發表,對早產兒每天進行三次15分鐘的按摩,體重增加47%,並提早6天出院,其機轉:按摩→增加迷走神經活動→產生更多荷爾蒙、胰島素→有助於食物吸收→體重增加。

何時開始給予按摩
1、有些小兒科醫師建議從嬰兒二週大開始(臍帶尚未脫落時,省略腹部按摩)
2、三至六個月間一定要做
3、由父親來執行效果最佳,同時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4、剛開始或出生兩個月大之內:簡單按摩臉部、四肢和背部,穩定或較大的嬰兒可做較複雜的動作。
5、先從5分鐘開始,再延長至15至20分鐘。

嬰兒按摩的前置準備
1、在溫暖的房間內儘量減少衣物
2、操作者要放輕鬆放柔和的音樂
3、替寶寶按摩的人,指甲要剪短,手上的飾品,如戒指,要脫下。
4、用物準備:
‧柔軟的被單或舖防水墊
‧嬰兒油或嬰兒乳液,有些媽媽會問是否使用昂貴的精油比較好,其實並不會建議一定要使用精油,因成分及品質良莠不齊,是否適合嬰兒反而有選擇上的困擾。
‧冬天時需準備電暖器,可將電暖器面牆並遠離嬰兒避免會爬的嬰兒發生意外。
5、注意安全:若已會爬行的嬰兒請不要在床上按摩,避免翻身或爬時發生跌落意外。

什麼時候不適合按摩
1、不要在孩子睡眠時做按摩
2、如果嬰兒在生病時可能不想按摩,此時可以給予擁抱。
3、按摩過程中,若嬰兒呈現情緒不安反應或異常的疲倦感,則代表嬰兒按摩刺激力道過強,應立即停止按摩。
4、注射疫苗後,需等待超過48小時,若48小時後嬰兒情況良好,可避開注射的部位給予其他部位的按摩。
5、有皮膚病的嬰兒禁止給予按摩,以免皮膚病的擴散和惡化。
6、如果嬰兒在按摩過程中哭泣,則立即停止按摩。

按摩的部位:
1、臉部
不要用嬰兒油或嬰兒潤膚乳液,從前額中心處用手拇指往外推壓,畫出一個微笑的形狀,接著在眉頭、眼窩、人中、下巴等處,溫柔地重複相同的動作。
◎好處:舒緩臉部因吸吮、哭提及長牙所造成的緊繃。

2、胸部
將雙手放在胸部中央,順著肋骨輪廓往兩旁輕輕推壓,畫個心形形狀回到中央,記得雙手要緊貼著小寶貝的身體。
◎好處:順暢呼吸循環

3、四肢─高高低低加油維護
將小手(腿)抬高,輕壓腋下(鼠蹊部)數次。雙手圍繞小寶貝的手臂(腿),輕輕柔捏、朝相反方向上下移動,雙手手掌夾住小手臂(小棒腿)上下搓滾。
◎好處:增加靈活反應,增加運動協調功能。

4、腹部
◎方法一、用手掌的外端(朝向自己)輕撫過小寶貝的腹部,兩隻手輪替如搖槳般的動作。
◎方法二、用指尖在嬰兒腹部從您的左方朝向右漫步,您可能感覺氣泡在指下移動。
◎方法三、在嬰兒腹部上如寫字型ILU
I:用您的右手在嬰兒左腹由上下畫一個英文字母“I”
LOVE:依您的方向由左至右畫一個倒寫的“L”
U:依您的方向由左至右畫一個倒寫的“U”
◎好處:腹部按摩的動作加強嬰兒內臟排泄功能,有助排氣舒解便秘。

5、背部
以脊椎為中分線,雙手置於脊椎兩側,從背部上端開始移往臀部,再回肩膀。
◎好處:降低壓力增強免疫力

以上的按摩技巧、按摩的細節步驟不是最重要的,但須注意適當而足夠的按摩力道,規律互動式地享受與嬰兒的接觸及有愛的感覺是最重要的!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小青蛙2

妹妹還好這本書是塑膠做的

不然你把她吃了就沒書看了

小青蛙

我是愛洗澡的小青蛙

但是很愛呱呱呱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兩歲以下最好不喝鮮奶

一些家長在孩子斷奶後或能吃飯了以後,就會給孩子每天喝些鮮奶。由於嬰幼兒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成熟,給孩子餵鮮奶會產生很多危害。兩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喝鮮奶。
首先,鮮奶中某些營養成分不容易被吸收。比如,鮮奶的鈣磷比例不合適,含量較高的磷,會影響鈣的吸收,而高含量的酪蛋白,遇到胃酸後容易凝結成塊,也不容易被胃腸道吸收。
其次,鮮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它會抑制雙歧桿菌,並促進大腸桿菌的生成,容易誘發嬰兒的胃腸道疾病。
同時,鮮奶中的礦物質會加重腎臟負擔,使孩子出現慢性脫水、大便乾燥、上火等症狀。
此外,鮮奶中的脂肪主要是動物性飽和脂肪,會刺激嬰兒柔弱的腸道,使腸道發生慢性隱性失血,引起貧血。還有,鮮奶中缺乏腦發育所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將不利於大腦的發育。
因此,一歲以內的嬰兒要禁止喝鮮奶;兩歲以內的孩子也最好不要喝。哺乳過後,應該選擇與母乳成分更加相近的配方奶粉。因為配方奶粉調整了蛋白質和脂肪結構、鈣磷比例,又添加了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等嬰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成份,克服了鮮奶的缺點,對孩子更健康。
孩子超過兩歲,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經濟狀況等選擇鮮奶或配方奶粉。如果條件許可,孩子又願意喝,配方奶粉喝到幾歲都行,只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奶粉就可以了。

乳牙



乳牙編號 發現日期 年齡Y/M/D
L.M 98.08.04 O/08/18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觀音亭


爸爸跟媽媽帶我去觀音亭散步喔

爬爬

這是澎湖的家喔

地上有漂亮的巧拼喔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表演

我現在會自己拿嘴嘴吃

還很會表演喔

嘴嘴吃反了會自己把嘴嘴轉正來吃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小床自由行

蹦!晶瑩剔透的乳牙終於掙脫牙齦出來透氣了

蹦!晶瑩剔透的乳牙終於掙脫牙齦出來透氣了,長牙是寶寶成長重要的里程碑,看到白白小小的乳牙從寶寶的嘴巴裡冒出來,想必媽咪們一定很高興。但媽咪們可知道這些以後會被汰換的乳牙可是大有玄機,要如何清潔保養也是一大學問,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問題篇
常見問題Q&A 
1.寶寶長牙很慢有問題嗎? 
一般而言,寶寶會在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下顎正門牙,其後大約以每4~6個月的速度,長出一對新的乳牙。而第一顆乳牙的出牙時間通常也是醫師用來判斷乳牙生長過早或延遲的標準。由於長牙的快慢大體受遺傳因素所影響,所以寶寶長牙會有個體間的差異性,媽咪們不用因寶寶牙齒生長慢人家一點就擔心其是否有遲緩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張毓珊提醒媽咪們,若家中寶寶過了1歲仍沒有長出乳牙,就有帶至兒童牙科檢查的必要性,主要是為了判斷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缺牙的情況,而檢查的方式分為觸診與X光片兩種。

2.出牙不按常規、順序不對,有關係嗎? 
有些媽咪認為,反正乳牙遲早會被恆牙所取代,所以只要寶寶沒有蛀牙或是太大的口腔問題就不必太在意,這種觀念可能就是寶寶日後齒列不齊、咬合不良的原凶。大致來說,乳牙的萌發以成對的方式,依照正中門牙、側門牙、臼齒、犬齒的順序生長。張毓珊主任表示,出牙順序不對可能就是先天性缺牙的徵兆,因為本應先出的乳牙未發,在後的乳牙卻先長出來,就代表應在前萌發的乳牙有可能不存在。此外,由於乳牙的位置將來都要被特定的恆牙所取代,所以任何空缺之處都會導致鄰牙向其方向傾倒,造成日後牙齒不整齊、咬合不正等問題。

3.為什麼寶寶出牙時容易發燒? 
天阿!又發燒了!媽咪們對於寶寶在出牙期間反覆發燒的情況總是不堪其擾,而許多媽咪也因此認為寶寶長牙會造成發燒的現象。對此,張毓珊主任解釋,出牙為成長的自然現象,其本身不會造成任何病症。發燒的主要原因為牙齒為了露出而造成牙齦缺口,加上寶寶在長牙齒時會因牙齦癢而亂咬東西,此時就容易感染細菌而導致發燒。媽咪們要避免這種狀況,其根本辦法就是清潔環境,特別是寶寶易放入口中或接觸到的物品都要維持其乾淨衛生。

4.寶寶長牙時亂咬東西怎麼辦? 
人在長牙期間都會因牙齒欲萌出牙齦而有酸癢感,寶寶最常見的反應方式就是把手指放進嘴巴或拿東西啃咬。而6個月大的寶寶大都已開始接觸副食品,所以可以餵食非液態性的食物來舒緩寶寶的不適感。張毓珊主任表示,並不鼓勵餵食過份精緻或容易分解的食物,因其殘留性較高,若媽咪沒好好幫寶寶潔牙,寶寶就容易會有蛀牙的情形。

在這個時期,許多媽咪可能會選擇餵食水果,對此,張毓珊主任也提醒媽咪們,水果的糖份較高,除了注意口腔清潔外也需注意量的攝取。此外,也可給予寶寶輔助工具啃咬(如:固齒器),讓寶寶可藉由啃咬固齒器來消緩不適感,如此一來寶寶就較不會到處亂咬東西,進而導致細菌感染的情況。在固齒器的挑選上時,張毓珊主任表示,無色的固齒器是最理想的,另外,一體成型較不會有零件脫落,造成寶寶誤食的情形。但因無法完全避免寶寶亂咬東西,所以保持接觸環境的清潔仍是家長最根本且重要的工作。

清潔篇  
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的潔牙觀念可以預防寶寶小小年紀就擁有一口嚇人的蛀牙。張毓珊主任指出,為了降低食物與牙齒接觸的時間,避免細菌與牙垢的滋長,若是時間允許,在寶寶一喝完牛奶或吃完食物後就進行潔牙是最理想的狀況,或者在寶寶睡前進行一次徹底的牙齒清潔。

戒除壞習慣也是預防蛀牙之道,例如:寶寶常會有喝奶喝到睡著的情形,而媽咪又不忍心將寶寶叫醒,造成奶製品於口中殘留時間過長,一不小心小寶貝就成了蛀牙寶寶了。

結語 
乳牙的完整長成約莫於2歲半~3歲之間,直到12歲才被恆牙完成汰換,所以乳牙至少要和寶寶相處約10年之久,因此,對於尚未有潔牙能力與相關保健知識的寶寶來說,媽咪便是捍衛寶寶牙齒健康最重要的人。

寶寶長牙先後順序

乳牙長出的順序,一般都是先從下顎的兩顆門牙先長,然後再依序左右對稱地長出來,詳細順序如下表。

順序 寶寶月齡 乳牙位置
6-10個月大 下顎2顆正中門齒
8-12個月大 上顎4顆門齒
9-13個月大 下顎2顆側門齒
12-18個月大 4顆前臼齒
16-23個月大 4顆犬齒
23-33個月大 4顆後臼齒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學說話喔

妹妹現在會學說話了

猜猜妹妹說什麼ㄋ

Bye Bye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你不是小人國

妹妹現在很愛看電視喔
尤其是廣告
對於小人國的廣告情有獨鍾
但是
如果我們對他唱"ㄤㄤㄤ小人國"
他會很生氣的用力大叫
好像我們汙辱了他心目中的小人國般
像是在跟我們說
"你不是小人國"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新朋友

今天鄰居帶小姐姐來跟我玩喔
姐姐大我1個月
可是比我有份量多了
嗯!我要加油多吃點
才會頭好壯壯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熱情的妹妹

小阿姨送我的娃娃
波妞

偷拍

妹妹你會不會爬太高了ㄚ
我要拍下證據告訴大家喔
妹妹:啊!有狗仔 不要拍我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哇,你好棒!

想要引導孩子繼續適宜的行為,讚美是必要而且有力量的。尤其,需要親密大人的注意與關心的小小孩,最喜歡被讚美的感覺;進而從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以及學到這舉動值得一做再做。然而,「有效的讚美」似乎也不那麼容易,是許多爸爸媽媽等待學習、練習的重要功課。

培養自己的好心情,稱讚孩子的好習慣。
當你看見孩子正在進行某件事、或者當你進入孩子房間時,大多是怎樣的心情?你是想著「這裡不對吧、怎麼這樣?」還是想著「嗯,這還不錯、那還滿好的」?不只是面對孩子,讓自己多多發現生活中溫暖的一面,保持稱讚人、稱讚自己的習慣,你將發現自己的心情會快活許多。進一步地,你也能欣賞孩子許多小小的、有趣的舉動,而不會因此煩躁、鬱悶,覺得教導孩子是瑣碎、無趣,又要動氣的過程。

專注在孩子細微而具體的行為,即使他原來並沒有特定的動機或目的。
將你的焦點放在孩子細微的、正面的行為表現,然後好好地、真心地讚美他。尤其,在孩子第一次出現好的舉動,如自己爬上床、用雙手捧杯子喝水、撿起地上的玩具…,即使只是他隨意的小動作,原先並沒有特定的動機,還是值得你的注意與正面鼓勵。因此,放下你不停的抱怨和責備,就別吝於對孩子說好話吧。經過大人一再「不厭其煩」地具體說出並稱讚的行為,孩子最有意願再做一次,試試你究竟是不是認真關心、真心稱讚。這也會讓孩子總是停止抱怨或求救,因為你明確有力的讚美,將提醒他發現自己也有這樣「做對事情」的能力!

非口語的讚美默契
進一步地,你可以增加其他肢體語言來表示對孩子行為的贊同與認可。像是使個眼色、舉起大拇指、拍拍孩子兩下頭…,這是屬於你們親子間的秘密,是一種「我很高興你這樣」「爸媽喜歡我這樣」的默契。如此一來,孩子會主動注意你的反應,也會期待自己能夠從爸媽眼中,再次接收這樣有趣的肯定訊息。你的注意力將是他行為學習的重要鼓勵!

在孩子有懂事、自動自發的行為時,當然,就大聲地讚美他吧,「哇,你好棒,更懂事,會自動幫媽媽提籃子啦!」。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piyo piyo 固齒器


有了學步車以後
可以坐著學步車走到想拿的東西面前
想著如何把東西拿到手
還可以跟在大人後面
跟著大人走來走去喔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異位性皮膚炎

「我家的小寶貝,小手總是忙著搓鼻子、揉眼睛、抓耳朵,有時還會抓到生氣大哭,抱起來安撫時,頭還是猛往我的衣服磨蹭。剛開始臉上只是小紅疹,帶著乾乾的脫屑,後來抓痕愈來愈多,都成了小花臉,皮膚粗粗的。」

「異位性皮膚炎……?」許多母親看起來更加地困惑了。「異位性體質」俗稱「過敏體質」,對日常生活中某些尋常事物過於敏銳的反應,大至天氣變化冷熱乾燥、小至沐浴衣著,甚至於心情好壞,都可能誘發體內大量的E型免疫球蛋白釋放過度,導致奇癢無比的皮膚炎發作。


這種體質跟遺傳有關,除了等待體質改善(適應環境),還是有些方法可以幫忙。例如剪短指甲、避免產生傷口,改善居家環境,正確的洗澡和肌膚保養方式,哺餵母乳等。


灰塵和塵瞞是常見的過敏原,家中最好讓孩子遠離地毯、窗簾、絨毛玩具、貓狗寵物等;衣物及寢具應為全棉材質,除去與皮膚摩擦的衣物標籤,避免接觸羊毛、尼龍、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纖維。



症狀及特徵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造成的皮膚疾病,好發於臉頰、頸側、手肘窩或膝蓋等彎曲部位,嚴重者在四肢伸側、軀幹等都會有極癢的症狀。長期的搔抓、磨擦易造成紅疹、皮膚粗糙,甚至抓破皮而引起潰瘍。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時好時壞。天熱時,易因悶熱流汗而發癢,但天涼時又因過度乾燥而發癢。此類患者可能伴有鼻子過敏或氣喘的毛病,也由於身體上的不適,造成幼兒煩燥不安。
治療方式
戴仰霞醫師表示,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有多種病因與臨床症狀,因此治療方式必須多管齊下:
* 治療濕疹:開立局部塗抹或口服的類固醇,或是非類固醇藥品。
* 止癢: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幫助止癢。
* 殺菌:局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尤其是殺金黃色葡萄球菌。
* 保養皮膚:
通常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膚質較為乾燥,只是乾燥的程度不一,而疾病發作時皮膚會更乾燥。乾燥的原因是患者的皮膚缺乏某些脂質,使得皮膚無法形成有效的屏障,水分容易蒸發,而且防止外界的感染物質或是細菌進入的功效也會降低。

有鑒於皮膚本身缺乏某些脂質,因此必須適度保養皮膚,加強皮膚保濕以及對抗外來細菌、感染源的能力。一般而言,尿素軟膏或是凡士林都可幫助皮膚建立良好的屏障。
通常,病情輕微者,就醫治療後,七到十天就可痊癒;中度病情者,三個禮拜約可痊癒90%;皮膚已經發生硬且厚皮狀態的嚴重患者則須與醫師配合三到六個月。
用類固醇真的不好嗎?
戴仰霞醫師表示,許多家長擔心類固醇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要求醫師不要讓寶寶使用類固醇。但醫師強調,只要遵照醫囑,且不濫用類固醇,不必擔心產生副作用,尤其是症狀嚴重的寶寶,如果不使用類固醇,病症永遠處在好一半的狀態,就像火永遠滅不盡一樣,反而會更糟糕!

戴仰霞醫師表示,類固醇依效果共分為七級,通常臉與臀部使用的屬於極弱效;
而手掌或腳底才可能使用到強效的類固醇,目前亦有專為嬰兒設計的類固醇用藥。再者,因為8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屬於輕度病情,向小兒科醫師就診時,醫師開立弱效的類固醇即可控制病情。假使寶寶的寶寶經常反覆發作,或是發作的面積很大,皮膚變硬、厚,就應尋找皮膚科醫師治療。
戴醫師強調,擦藥的的時候只要輕輕地擦上薄薄一層即可,不要塗抹過多或用力按摩,同時只要遵照皮膚科醫師的醫囑,連續使用類固醇(中級以下)十四天通常不會有副作用,也不會經血液吸收而影響內分泌。
飲食建議
(1) 較常引起過敏的食物應避免,例如牛奶、蛋、魚、小麥、花生、大豆、柑橘類等,直到病情改善。
(2) 對於有家族過敏體質的幼兒,出生後前6個月餵母乳(尤其是母親採取低過敏飲食),可能會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
平時注意事項:包括避免皮膚刺激物(減少與粗糙、過緊衣物接觸,最好穿棉質衣服)、剪短指甲、避免過度沐浴、少用肥皂及清潔劑,如此可避免皮膚更乾燥。
環境注意事項
(1) 室內不養貓、狗、鳥等寵物,以減少來自動物皮屑、毛髮、排泄物之過敏原。
(2) 室內不鋪地毯、草蓆、榻榻米。
(3) 不玩絨毛玩具。
(4) 以百葉窗代替厚重窗簾布。
(5) 使用除濕機及空氣過濾器,以減少黴菌生長。
(6) 每週以熱水清洗寢具,並常打掃居家環境,以減少灰塵。
(7) 避免溫差過大,因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對冷、熱或周圍氣溫的改變很敏感,穿太多衣物、激烈運動,或直接暴露於寒冷、乾燥的情形下會使病情惡化。
避免惡化及緩解不適之方法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減少接觸過敏原、做好皮膚保濕、維持在適當的生活環境、溫度及濕度中(室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控制在50~55﹪)等,都是可避免病情惡化的方法。筆者建議,勤塗保濕劑、症狀嚴重時到醫院接受治療,將可幫助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緩解症狀發生時之不適。

一顆奇異果足以導致過敏? 醫師建議5歲以下幼童少吃!

國外文獻研究,幼童免疫功能發育尚未完全,吃奇異果易引起過敏症狀,建議5歲以下小朋友應少吃。台北榮總今(14)天也提出,過去曾接獲部分小學生吃奇異果引發過敏的症狀,可能與奇異果中含3種蛋白質抗原導致過敏有關。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於96年11月曾接獲宜蘭某國小有10位小學生發生奇異果過敏案例,當天學校供應全校學生1235人,午餐水果為一顆奇異果,其中10位小學生食用後出現嘴唇乾裂、疼痛及麻的症狀,其中小一7人、5人同班,小二1人,小六2人。
在奇異果檢驗報告出爐後,發現並無農藥、防腐劑殘留,因此排除農藥或其他毒素殘存引起,隔天10位出現過敏症狀的小朋友就已痊癒,最後診斷應為過敏所致。

台北榮總毒物科醫師吳明玲表示,奇異果的過敏症狀主要集中在口腔,部分比現在腸胃不適,造成嚴重呼吸困難不多見,出現輕微症狀,可先漱漱口緩解。但過去也曾遇過,少數因為汽水裡的維他命引起呼吸困難、休克的嚴重狀況。
過去常聽說外觀帶毛的水果是引起過敏的兇手,不過,吳明玲澄清,其實與水果內的蛋白質抗原有關,而奇異果會引起過敏則與成份中的三種蛋白水解酵素有關。
目前有研究指出,對於乳膠過敏的人,會與香蕉、木瓜、番茄及奇異果過敏反應交互作用,也許可以作為初步過敏判斷的指標;而花粉過敏症的人,也容易對蘋果、西洋梨、櫻桃、水蜜桃、奇異果、芒果、橘子、香瓜、西瓜及香蕉等,產生過敏。
台北榮總也列出目前台灣地區不同年齡層常見的食物致敏食物,分別為第一級過敏食物:蝦、蟹、奶、蛋、花生;第二級過敏食物:芒果、其他海鮮;第三級過敏食物:花枝、蛤仔、魷魚、墨魚、螺、鱈魚、大豆、小麥及奇異果。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寶寶脹氣的原因

寶寶的肚子看起來老是脹脹、鼓鼓的,好像裡面有什麼東西?通常老一輩的人對於寶寶肚子的鼓脹都會格外擔心,害怕寶寶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事實上,脹氣不一定等於生病,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台中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中元表示,4~6個月大的寶寶通常會出現肚子鼓脹的狀況,多數是因為腸子內有過多的空氣所引起,因此,若是寶寶吃喝、排便、體溫與活動力等都正常,就不需要太過擔心;不過,假使寶寶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與活動力變差的情形,就要格外注意,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需要帶給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

1歲前‧腹脹3原因
黃中元醫師指出,1歲之前的寶寶,若出現脹氣的狀況,大部分是非病理性的因素,家長不需太過擔心,但也不能排除是腸胃道疾病所產生的腹脹狀況,因此爸比媽咪須先了解寶寶腹脹的原因,才能做適當的處置。

原因1‧腸內空氣引起的腹脹 
6個月大之前的寶寶,腸子內的肌肉較薄,且腸子的發展也尚未成熟,腸胃的蠕動就不像成人運作的那麼順暢,所以,易造成腹脹;此外,無論寶寶喝的是母奶或是配方奶都是屬於較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因此,寶寶喝進胃腸,氣體停留在這些器官的機率就會提高,使寶寶肚子鼓鼓脹脹的,另外,再加上寶寶吸奶時吸進過多的空氣,更會使腸子內充滿了空氣而引發脹氣的症狀。

這種因為空氣所引起的脹氣,腹脹的時間通常不會太久,且寶寶大多會自行利用呼吸與放屁的方式將空氣排出,大約在2個小時左右,寶寶的肚子就會從鼓鼓脹脹變成軟軟的;此外,爸比媽咪也可藉由觀察寶寶的飲食與排便狀況來做初步判斷,倘若一切正常,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空氣所引起的脹氣問題。

原因2‧腸胃道疾病所產生的腹脹 
當然,除了空氣引起的腹脹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腸胃道疾病所產生的腹脹,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黃中元醫師解釋,胎兒在媽媽體內時,腸子是在身體外面,之後隨著媽咪懷孕週數的增加,腸子才會慢慢轉進身體內部;不過,有的胎兒腸子在轉進身體內部時會扭在一起,造成腸扭結的情形,這類型的寶寶在出生後的肚子就會鼓起,並伴隨吃不好與活力變差等情況,至於腸扭結的問題,嚴重者甚至需要開刀治療。

此外,有的新生兒因為腸子較細,有時容易被胎便塞住而造成腹脹,這時也會出現吃不好、嘔吐和活力變差等情況,若家中的寶寶有類似徵狀,也要請醫師進行治療,治療方式通常會先刺激寶寶肛門,增加腸胃的蠕動並排出大便,以抒解腹脹問題,若此方法沒有明顯效果,也需要開刀治療。

原因3‧其他臟器所產生的腹脹 
腎臟與肺部的感染,也會讓寶寶的腸子蠕動變慢而引起腹脹,通常都還會伴隨發燒等症狀;另外腹膜炎,也是爸比媽咪需要特別注意的急症,一般是因為嬰兒腸道壞死才會引發腹膜發炎,主要徵狀為發燒與活力變差,且伴隨寶寶的肚子也會脹得像充滿氣的氣球般堅硬,發生此狀況時,須馬上送醫治療。

除了上述3種腹脹的原因外,其他(如:腸胃炎、便秘、消化不良或拉肚子等)腸胃道問題也會讓寶寶脹氣,因此,爸比媽咪需要更加地仔細觀察。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哭了,就要抱!

許多爸爸媽媽聽見寶寶哭,第一個反應就是把他抱起來,使出渾身解數地安慰他。這時,或許經驗豐富的長輩會說,讓他哭一陣,累了就自然停了。或是,有人會發出警告聲,寶寶哭了就抱他,這是寵壞他、加強他的無理行為。

到底,寶寶哭了,是需要大人抱他的意思嗎?還是依賴感太強、無理取鬧?

小寶寶需要安全滿足感如果您擔心,寶寶一哭,就抱他哄他,會被寵壞了,其實對這麼小的寶寶來說,這倒是多慮。因為寶寶確實有需求而無法自己滿足,他無法自己泡奶吃、無法自己換尿布、無法自己吃藥治肚子痛啊。換句話說,此時寶寶各方面的發展,都還沒有足以獨立的能力,而哭,是他溝通的管道罷了。

對剛出生的小寶寶而言,哭是最直接的訊息表達方式;而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訊息很單純——就是有所需要——大多是生理上的飢餓、疼痛、不舒服等等,以及情緒上的安全感需求。

生理需求
若是生理上的不舒服,相信爸媽都是義無反顧的提供最佳照料服務。不過,這確實還需要您的敏感和對寶寶的了解,什麼樣的狀況是餓、怎樣是冷是熱,都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嘗試。因此,爸媽也不用怪自己造成太多的壓力,只要準備好一雙耐得住寶寶哭聲的耳朵、和充滿包容與創意的心情!

安全感需求
近來不少研究報告指出,人有與生俱來的無助感和害怕焦慮情緒,尤其是一個人獨處、或是感到自己不安全的時候。剛剛進入這個世界的寶寶,對環境的種種刺激會感到相當陌生,很容易不知所措,緊張而哭泣。這時,爸爸媽媽熟悉的聲音和味道,便是寶寶最需要的安慰劑。許多專家都贊同,當小寶寶哭的時候,爸媽及時給予正面的回應,能夠讓寶寶慢慢建立對週遭環境的信心,並且從中建立對自己的認同感,至少,他不必擔心自己的爸媽不愛我。

因此,當寶寶哭了,爸媽還是別吝於給他一個暖暖的擁抱或是拍撫吧。寶寶的確很依賴您的。如果是晚間寶寶哭醒,而您還是希望寶寶能夠自己在搖欄裡睡著,也請在他身邊唱唱搖欄曲、輕聲說說話,讓他有十足的安全感。

教孩子,不要嚇孩子

你是「」孩子,還是在「」孩子──這個問題是否讓你陷入苦思?和孩子說話時,老是以「警察」、「魔鬼」來恐嚇孩子,讓孩子乖乖就範,雖能收到短期成效,卻非長久之計,提醒家長,和孩子相處要記得「說之以理」,而非「威之以嚇」喔!
在百貨公司1樓的化妝品專櫃旁,1個頑皮的小女孩繞著專櫃跑,不時動手摸摸展示的試用品,還一邊說「媽咪,我要看這個」,愛美的媽咪正忙著和專櫃小姐廝殺價格,只見她跟小女孩說:「你不要一直亂跑,你再跑,旁邊的警衛會把你抓去關!」小女孩看了百貨警衛一眼,連忙乖乖站好……

恐嚇語句 代代相傳
上述的場景常見於各大公共場所,台灣的家長似乎總有「威脅」孩子的習慣,並當做1種教養方式,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呂麗絲表示,這種恐嚇的話語是源自於習慣的傳承。
過去農業時代,以求溫飽為目的,父母多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暇重視親子相處的氣氛,以「多做事、少說話」為主,且父親威權強大,只要孩子犯了錯,父親一瞪眼、稍微嚇阻就有極大功效,而母親甚至會將父親拿來當作教條,跟孩子說「你再不吃,我叫你爸來修理你」,使父親被塑造成凶狠的形象。這樣的教養方式代代相傳至今,即使現代父母日益重視和孩子相處之道,不過,情急之下,還是容易脫口而出。
恐嚇是父母束手無策的表現
呂麗絲進一步表示,恐嚇語句表面上看起來,父母有極大的權威,但仔細探究「警察會把你抓去關」、「叫魔鬼來抓你」這些話深層的意義,在於父母將第三者,甚至是不存在的人當作教條來威脅,其實不具實質意義,只是在「嚇」孩子。而教養方式到了嚇孩子的階段,也往往是父母用盡辦法後才採用的殺手鐧,代表已經束手無策了。
恐嚇對孩子的影響
幼童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不當的話語對孩子影響極大,也依孩子本身的性格不同可能造成下列影響:
1. 敏感度高易賴皮:敏感度高的孩子,容易察覺父母說的話只是恐嚇,明白真相後會不取信於大人,也不再害怕或聽進大人的話語,因他認為大人只是說說而已,反倒易變成較賴皮、頑皮的孩子。
2. 缺乏安全感易創傷:若是父母的恐嚇過於嚴厲,會對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造成創傷。像是「不聽話就把你賣掉」就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安,隨時擔心會失去父母,也容易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雖然會因此而聽話,卻也讓孩子變成易恐慌、害怕、缺乏安全感的個性。
3. 順從者易討好:較順從的孩子會為了不要被警察抓走,而盡量聽令於父母、討好父母,好讓自己留在父母身邊,但卻失去判斷事情的能力,只是一味的害怕分離。

恐嚇語句Top3
Sentence 1. 再哭就把你丟掉
解析:不論父母是否已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只要說出這句話就會讓孩子沒有歸屬感,就連發洩自己的情緒也可能被父母丟棄,甚至有被落井下石的感覺。
正確做法:父母應該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先轉移或給予支持,若孩子不願意談,則允許他發洩情緒,等他哭完後再好好討論。若父母真的受不了孩子的哭聲,也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覺,像是「你一直哭會讓我覺得心煩,我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你要不要跟我說」,父母不妨先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以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Sentence 2. 再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你
解析:警察、醫生或阿兵哥,往往會成為父母管教時的利器,有些人可能也發現,即使長大成人,看到警察還是會有些恐懼,這都是因為長輩從小為這些職業加諸權威所致。此說法會讓孩子對該角色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警察、醫生是不好的,等到孩子真的需要看醫生時,便怎麼樣也不肯去了。另一方面,家長也不可能真的請來警察、醫生或阿兵哥來懲罰孩子,當孩子發現真相後,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正確做法:家長不應將其他職業的角色污名化,應反省自己說這句話的目的是否只想嚇孩子。當孩子不聽話時,應該和孩子說道理。
Sentence 3. 一直看電視會變笨
解析:家長多半不希望孩子老是盯著電視看,一方面影響視力,一方面可能也影響課業或思考邏輯。呂麗絲表示,看電視和笨蛋並沒有直接關聯,且對愛看電視的孩子來說,此舉一點效用也沒有,因他或許還能從電視上獲得樂趣和知識。
正確做法:「做什麼事會變笨」絕不是有效的教養語句,任何父母應該直接口述希望孩子做的事,並把原因明白說出,像是「看電視可以,但是不希望你看這麼久,之前我們也已經說好看電視只能看30分鐘」。
下次孩子不聽話時,可別只會恐嚇孩子,要正視孩子不聽話或鬧脾氣的原因,並和他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就是父母要聽孩子說話,並學會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讓他練習思考,一味的恐嚇只會傷了孩子的心!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小露香肩

媽媽:現在很多漂亮阿姨都穿這樣喔
妹妹:我也要漂亮
是這樣穿嗎?
爸爸:妹妹阿 不可以穿這樣
妹妹:為什麼ㄚ
爸爸:無言以對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小小姑娘--歌詞

小小姑娘 清早起床提著花籃 上市場 ~ 穿過大街 走進小巷賣花賣花 聲聲唱 ~ 花兒真美 花兒真香沒有人買 怎麼樣 ? 滿滿花籃 空空小囊怎樣回家 見爹娘 ?

勿給嬰兒剃胎毛

許多年輕的父母喜歡在嬰兒滿月以後就給嬰兒剃胎髮、刮眉毛。他們以爲這樣做的結果可使孩子將來的頭髮眉毛長得又黑又密。其實,這種做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頭髮長得快與慢、細與粗、多與少與剃不剃胎毛並無關係,而是與孩子的生長發育、營養狀況及遺傳等有關。
另外,嬰兒的皮膚薄而嫩,表皮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剃頭刮眉毛時嬰兒無知好動不易配合,很容易損傷皮膚使細菌乘虛而入,從而引起皮膚化膿性炎症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細菌侵入皮膚的毛髮根部引起毛囊炎,還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甚至引起脫髮。如果眉毛處發生感染、潰爛,潰爛愈後再結疤,那就再也長不處眉毛來了。一般來講,嬰兒在出生後的3——6個月中,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進行新陳代謝。因此,年輕的父母不要給滿月的嬰兒剃胎毛、刮眉毛,那是一件有害無益的事情。
我有認識的媽媽從事美髮工作者,小孩滿月後自己幫小孩剃胎毛隔天小孩就發燒住院。而且到現在小孩頭髮有些地方一直長不出頭髮,現在很後悔當初幫小孩剃胎毛。其實頭髮理不理真的不會影響小朋友頭髮的生長。沒有人因為不理頭髮而沒頭髮的但如果理頭髮後造成發炎感染對小孩反而會造成影響。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嗯恩睡喔

有天
妹妹像蟲一樣亂動
我就帶她去房間躺著
接著我就閉上眼睛假裝睡覺
她就在床上東摸摸西摸摸
突然
我聽到旁邊傳來妹妹的聲音
-----嗯嗯 恩 恩 嗯嗯
想睡覺的妹妹
沒人嗯嗯睡
自己嗯嗯 恩
真可憐
媽媽幫你嗯恩睡喔

妹妹妳聽的懂嗎?

妹妹現在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
用雙手探索世界喜歡到處抓東西
但是拜託妳行行好
不要東西拿到手看了看
之後就想試試看味道好不好
不是每樣東西都可以吃的好嗎?

母親節禮物

妹妹送我的母親節禮物是
翻身
第一年母親節喔
就收到這驚喜的禮物

滿六個月了

再過2天就滿6個月來張全家福喔
醬醬
妹妹滿6個月了
終於可以開始吃副食品
現在已經可以吃半碗多的稀飯了喔
呵呵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嬰兒幼兒不宜喝豆奶

最近,美國、日本等國科學家發出告誡:嬰幼兒不宜喝豆奶。吃豆奶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引發甲狀腺和生殖系統疾病機率很大。 

  成年人經常食用大豆有利無弊,大豆內的成分能使體內的膽固醇降低,使體內的激素保持平衡,防止或減少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的發生。但是嬰幼兒食用大豆並沒有上述益處,這是因為嬰幼兒對大豆中高含抗病植物雌激素的反應與成人相比完全不同。嬰幼兒攝入體內的植物雌激素只有 5%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使植物雌激素在體內積聚,這樣可能對每天大量飲用豆奶的嬰幼兒將來的性發育造成危害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翻翻翻

我要玩具啦

不給我 我自己拿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腸病毒

腸病毒的症狀及傳染途徑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

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病例出現,但仍以夏季為主要流行季節。

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由於清洗不易,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而傳染給其他幼兒。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它們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

感染病毒後大約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特別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麻痺等併發症。

在台灣,較常見且致死率最高的是腸病毒71型,根據李秉穎醫師的診斷經驗來說,五歲以下的幼童若感染腸病毒,會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大約有1000~10000分之一的致死率,由於人體免疫力的基因非常複雜,所以無法確實了解為何五歲以下的幼童有較高的致死率;另外,病例也有地區性集中的情況,所以居住環境應該也是腸病毒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台灣1998年第一次發生腸病毒71型大流行,由於其他國家如保加利亞、匈牙利也發生過類似的大流行,之後並沒有再度流行的狀況發生,但在台灣,2000年與今年,都還有幾十名的死亡病例發生,但也無法因此而推斷台灣從此每年都會有腸病毒71型的流行,因為腸病毒的種類有六十幾種,每次引發流行的腸病毒可能病毒類型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腸病毒71型,大部份都會有手足口病,手腳會有疹子,若病患為五歲以下幼童,應該要提高醒覺,特別是出現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與持續嘔吐等,都必須馬上就醫。

一般來說,腸病毒發病後七天內是重症發生的危險期,家長應該要特別注意,李醫師建議家長應該讓得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因為小朋友常因口腔的水泡及潰瘍疼痛導致不願意吃東西及喝水,久了會造成脫水的現象,而幾個月大的嬰兒,更是有可能因長期的脫水而造成休克的情況;而多休息是指儘量不要運動,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了要多運動多流汗才會好得快,但李醫師說這是錯誤的概念,過去有動物實驗證明,感染了腸病毒後再劇烈運動,不但不會痊癒反而會提高重症的發生率,根據推測,應該是運動促進腸病毒擴散而容易造成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讓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是家長在照護時特別要注意的。

如何避免腸病毒感染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1.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

A.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B.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C.兩手心互相磨擦

D.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E.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F.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G.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H.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2.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3.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4.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5.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請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在李醫師的經驗中,要預防腸病毒是很困難的,曾經有一個病例,家庭中父母對腸病毒非常注意及小心,在流行期間,都不讓家中兩個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不幸的,較大的小朋友,最後還是得到了手足口病,也因此父母也更加小心防範,不讓另一個約七、八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不但暫時隔離在房間內,家人出入房間也都更換衣服並洗淨雙手,最後,嬰兒還是因感染腸病毒併發腦炎導致腦部受損太嚴重而死亡。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由於腸病毒透過飛沬傳染的途徑,只要在一、二公尺之內都有可能傳播病毒,單純的房間隔離,並不會避免腸病毒的感染,另外,大人在外面也會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本身不發病,但是仍有可能把病毒帶回家,所以腸病毒防不甚防。

李醫師認為洗手雖然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徹底洗手後,要注意不要再去接觸口鼻,因為口腔及鼻子都有黏膜,腸病毒因為洗手而停留在皮膚上的可能性較低,然而透過黏膜卻很容易繁殖與傳染,因此個人的衛生習慣要養成,除了洗手之外,要避免口鼻的接觸。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喔喔被發現了

有人在看我
快裝乖巧 笑一下
我不要在小床啦
別給人發現
快快快 翻出來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螃蟹的挫折-轉貼

海邊小朋友在抓螃蟹時,有一項流傳已久的獨特智慧,值得我們來學習。當他們抓到螃蟹,會把螃蟹丟到一個特殊的竹簍中。這種竹簍的造型相當奇特,有點兒像酒瓶,開口處窄窄的,只能容一隻手伸進去,竹簍的肚子卻寬大得很,可以裝很多的螃蟹。

海邊的小朋友把螃蟹丟進竹簍時,有著特殊的技巧。若是竹簍中只有一隻螃蟹的話,他們會將竹簍的出口緊緊地蓋住,以防抓到的螃蟹逃脫。但如果竹簍有了兩隻以上的螃蟹時,他們就不需蓋上竹簍的出口,而螃蟹也逃不出來。其中的關鍵何在呢?

原來當竹簍中只有一隻螃蟹時,這隻螃蟹會順著竹簍粗糙的內壁,爬到出口脫逃,所以要將竹簍的出口封住,以防螃蟹逃脫。而如果竹簍有了兩隻以上的螃蟹時,螃蟹一樣會沿著竹簍內壁,往出口處拼命爬,想要脫逃。但往往當那隻螃蟹快要爬到出口時,就會有另一隻螃蟹也趕著要逃出去,後來的這隻螃蟹會死命地將前一隻往下拖,以利自己逃生。

就這樣,一隻螃蟹想逃,其他的螃蟹會把牠拉下來,不斷循環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任何螃蟹可以逃得出去,所以抓螃蟹的小朋友根本不需蓋上竹簍的出口,也不怕螃蟹會逃走。

在我們遇上挫折時,有時候也正像是這般的情形。若是我們挫折的原由,是來自別人的惡意批評或中傷,像是竹簍中的螃蟹,不想讓同類超越自己一般,對於這一類的障礙,毋須在其中消耗自己太多的心靈能量。希望我們都能記得竹簍中的螃蟹,每天能努力地超越自我、不斷向上攀升。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一句話改變一生-轉貼

在一項充滿了爆炸性熱鬧的義賣會上,有位母親,給她三歲的孩子買了一粒五彩繽紛的氣球。孩子歡天喜地的抓著繫在氣球上那根細細的線,一蹦一跳地走著、走著,不知怎的,一個不慎,五指一鬆,氣球脫手而出,速速投奔自由。
孩子初而驚愕、再而難受,五官被驟然侵襲的悲傷擠得走了位,眼看淚水即將氾濫,他那明理而聰慧的母親,卻適時地蹲了下來,以一種充滿了音樂感覺的愉快聲調大聲說道:「瞧,寶貝,氣球的媽媽呼喚它回家吃飯了,你還不趕快和它說再見!」
小孩子聽在耳裡,但覺新鮮,剎時忘了悲傷,舉起胖胖的小手,向著冉冉升天的氣球,大聲喊道:「再見,再見!」圓圓的眸子,閃著亮亮的笑意。
把這一幕靜靜收諸眼底的我,心裡湧滿了感動。
這一位母親,不但有「化險為夷」的急智,而且,最為重要的,她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把一種健全的人生觀輸入給她親愛的孩子,懷裡的牛奶缽跌碎在地,對著灑潑一地的牛奶痛哭流涕,又於事何補呢?
實際上,生活裡發生的任何一件小事,如果處理不當,都會產生潛在性的惡性影響。氣球飛走的那一剎那,如果她說:「孩子別哭,我給你再買一個。」孩子無意中便會得到一個錯誤的訊息:自己犯錯,大人會承擔、會補償,從此也許便會養成一種依賴的心理,如果她罵:「哎呀,你真笨!連個小小的氣球也抓不住!」孩子可能便會對自己失了信心,陰陰悒悒地形成了自卑的心態。
如果她嘆息:「賣氣球的人已經走掉了,媽媽沒辦法給你再買啦!」孩子日後碰到困難,或許便會同樣地產生這種束手無策的沮喪感。然而,上述母親卻以充滿了創意思維的方式,引開了孩子的注意力,在風淡雲輕地化解了他悲傷情緒的同時,也大大地開創了他的想像力,而且,還聰明地傳達了一種「天倫至樂」的美好訊息---瞧,時間到了,媽媽喚它回家吃飯,它就快快樂樂地回家去了!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即將出生的嬰兒與上帝的精彩對話--妳的天使-轉貼

一天,這個小孩問上帝,“他們告訴我明天你將要把我送到地球,不過為什麼我在那兒會那麼小和無助呢?”
上帝說,“在所有的天使之中,我已經選中了一個給你。她將會等待你和照顧你。”
“ 不過”,小孩問了,“請告訴我--在天堂我除了歌唱和微笑之外什麼都不做。這些是我快樂所需要的!”
上帝說,“你的天使每天將會為你歌唱和微笑。你將會感受到你的天使的愛,你會感到快樂。”
“還有”,小孩又問了,“如果我不懂他們說的語言,當人們對我說話的時候我怎樣才能理解呢?”
“這很簡單,”上帝說,“你的天使將教會你語言中最美麗和最甜蜜的詞語,帶著最大的耐心和關懷,你的天使將教會你怎麼說話。
小孩抬頭看著上帝說,“我想和你說話的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上帝微笑著對小孩說,“你的天使會把你的小手放在一起然後教會你怎麼祈禱。
小孩說,“我聽說地球上有壞人,誰將會保護我呢?”
上帝把手放在小孩身上,說,“你的天使將會保護你,甚至會冒生命的危險!”
小孩看起來有些悲傷,他說,“我將會一直感到悲傷因為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上帝抱起小孩。“你的天使以後會一直跟你說有關我的事情,還會教你回到我身邊的方法,雖說我一直與你同在。”
在這一刻小孩在天堂感到了無比的安詳,不過已經可以聽到從地球傳來的聲音。
小孩有點急促,輕柔的問“上帝啊,如果我現在將要離開,請告訴我我的天使的名字!”
上帝回答說,“你的天使的名字並不那麼重要,你可以簡單的叫她“媽媽”。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爸爸手手好好玩

爸爸手手借我玩玩
我把奶奶喝光光了喔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孩子擦薄荷膏 小心甲基水楊酸中毒-轉貼

孩子擦薄荷膏 小心甲基水楊酸中毒
寶寶被蚊蟲叮咬,肚子漲氣,鼻子不通,許多媽媽都幫孩子塗抹含有薄荷成分的外用藥膏藥水,來止癢消脹。不過,衛生署今天發出警訊,育有兩歲以下幼兒的家長應小心使用含有薄荷、樟腦及甲基水楊酸等成分的指示用藥。
新光醫院藥劑室主任王春玉表示,幾乎許多擦在皮膚上,感覺會涼涼的藥膏藥水都含有薄荷(menthol)成分,例如綠油精、曼秀雷敦(面速力達母)等常用藥膏。至於樟腦(camphor)油,則通常用於環境用藥,部分防蟲液也會含有樟腦成分;甲基水楊酸(methl salicylate)也是經常用於許多用來止癢消痛的外用藥品。
藥師柯明道表示,不少知名的外用藥品都合併添加了薄荷、甲基水楊酸,例如,綠油精、白花油、擦勞滅等,如果幼童使用過量,可能造成呼吸抑制,家長確實得注意。
國軍松山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耀寬表示,門診中確實收治過類似個案,部分家長把這類藥膏藥水視為萬靈丹,不管是蚊蟲咬傷、頭疼頭暈、鼻子呼吸不順,還是肚子脹氣,一瓶幾乎可以全包。邱耀寬強調,一歲以下幼兒如果被蚊蟲咬傷,腹脹腹瀉,最好不用亂用一般的指示用藥。
事實上,過敏紅腫還是小事,衛生署擔心,一旦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幼兒出現水楊酸中毒,造成呼吸困難及中樞神經中毒,因此,特別在7月30日公告,含有這三種成分的外用藥品必須在仿單上加註警語、注意事項。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勿將嬰兒包的太緊-轉貼

傳統的做法,有一些老人家,喜歡平時把嬰兒包的緊緊的,除了頭露在外面以外,把身體、手、腳一層層的包住,外面再用帶子綁住,好像包粽子的方式。家長的的說詞,最常見的是:包 起來比較不會驚嚇到,小寶寶不會抖。當然也有很多傳統式的家長認為這樣子寶寶不會著涼。

但是這樣的包法時常因為寶寶動彈不得,旁人很不容易觀察到寶寶有任何問題,例如:溢奶是每一個寶寶常會發生的現象,正常寶寶在溢奶時,如果因為口腔中有溢出的奶而呼吸不順時,寶寶會自己出現用力掙扎的現象,包括頭部轉動,舌頭用力,還有手腳配合性的伸動,努力把口、鼻中的奶排出。

但是如果把手、腳都包住的時候,在發生溢奶時身體能配合的動作不多,整個身體在小床上也動彈不得,很容果因為簡單的溢奶而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

所以正常的做法是:只要把小寶寶的小衣服穿好,再用嬰兒用的包布包住身體就可以了, 不要把手腳綁住。睡覺的時候再用小被子蓋住,讓寶寶的身體舒舒服服的。畢竟、如果把小動物綁的緊動物都會不舒服、也不人道,何況是自己的小寶寶。

傳統人家怕寶寶因為旁邊突然有聲音,或是有人碰寶寶的時候,寶寶會忽然出 現伸直手、腳,抖動一下的動作,好像是嚇到了。事實上這是醫學上的第一種正常神經反射作用,稱之為「 摩若式反射(Moro Reflex)」,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正常現象,長到四、五個月大以後才會消失,如果新生嬰兒出生後沒有這個現象,那表示小寶寶的腦子有問題,所以不用擔心或特別去壓抑它。

玩手搖鈴

媽媽買給我的手搖鈴喔

因為這個時期的我喜歡玩手手

學大人吃東西

大家在吃什麼ㄚ

看起來好好ㄔㄛ

等我大一點以後就可以跟大家一起ㄔㄔㄛ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爽身粉的危害-轉貼

1、長期使用可致鉛中毒 ,有些具有藥物效果的爽身粉中含有鉛,長期使用這種爽身粉極有可能導致鉛中毒。因此購買時注意産品的安全性。要買有品牌、質量保證的産品;注意産品的成分說明,含有氧化鋅的最好不要用。使用時要遠離寶寶口鼻或以手遮掩寶寶的口鼻,以免過多粉塵吸入肺中引起鉛中毒和導致過敏性哮喘。
2、方法不當可引起皮膚潰爛,有些媽媽習慣在寶寶洗澡或出汗後用爽身粉,以爲這樣可以使寶寶感到涼快。其實這時寶寶的皮膚很潮濕,毛孔又是打開的,汗水和粉粒容易粘在一起附著在皮膚上,會堵塞毛孔、刺激皮膚,嚴重時皮膚皺褶處會發生潰爛。所以爽身粉能不用則不用,能少用儘量少用。因爲滑石粉(爽身粉的主要成分)中的矽酸鎂可誘發癌症。給女寶寶用的爽身粉最好不要選含滑石粉成分的,使用時儘量不要撲到寶寶下身,否則粉塵進入生殖系統,成年後卵巢癌的發病率將增加4倍.在寶寶皮膚潔淨乾爽的情況下使用才能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
3、使用不當可加劇尿布疹,有些媽媽在寶寶尿布疹上塗上厚厚的爽身粉,以爲這樣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這一做法並不科學。因爲濕尿布加上疹子和厚厚的爽身粉爲念珠菌營造了一個極好的滋生環境,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從而延長尿布疹的康復時間。所以寶寶生尿布疹期間一定要禁用爽身粉。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擁抱的重要性-轉貼

搖出來的安全感 擁抱的重要性
孩子一哭就去抱他、搖他,會寵壞孩子嗎?
擁抱、搖擺對嬰兒的發展又有那些幫助呢?
老人家常說,千萬不要孩子一哭就去抱他、搖他,那會寵壞孩子,孩子會很難帶很多人也擔心,常抱搖嬰兒,會讓嬰兒養成習慣,無法學會獨處或忍受挫折。
但是經驗卻告訴我們,擁抱可以立即安撫孩子,搖擺可以幫助孩子容易入睡。
到底應不應該抱、搖孩子呢?
擁抱帶給嬰兒安全感和足夠的刺激
嬰兒初生時,皮膚的觸覺、痛覺,便幾乎和成人相等。所以,新生兒可能看不清楚、聽不清楚,但他可以很敏感的感受到擁抱帶給他的舒適。由於胎兒在子宮內是被緊緊的包裹著,並隨著母體的活動而輕輕搖晃,初生嬰兒若能被緊緊抱著、輕輕搖動著,他會覺得安全。研究顯示,缺乏膚觸的孤兒院孩子,雖然擁有足夠的食物,但仍容易生病,且心智發展也較正常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遲緩,證明了擁抱對嬰兒成長的重要。
此外,嬰兒需要搖擺不是經由意識控制,而是神經系統需要刺激使然。因為,輕輕的搖擺給予前庭接受器緩慢的刺激,可以穩定人的情緒,使人從紛亂的狀態中,慢慢的放鬆。我們可以看到,疲倦的孩子會不停的搖頭、晃動身體,直到睡著,而抱著嬰兒輕輕搖擺,也就在滿足嬰兒的神經系統需求。
用哭聲表達被擁抱的需求
由於嬰兒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並不懂得「忍耐」,因此,當他以哭表達被擁抱的需要,卻受忽視時,他只會愈哭愈大聲,直到聲嘶力竭才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再需要被擁抱,而是對整個周遭的世界感到失望與無助。
反過來說,若一歲內的小嬰兒能經常得到擁抱和膚觸,就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到了一歲之後,他根本無需忍受孤獨,自然的就獨立了。
此外,當母親擁抱嬰兒時,孩子會有回應,這是孩子人際協調能力最基本的表現,對嬰兒社會性發展相當重要。
何況,擁抱不只單向的影響嬰兒,同時也影響了母親。當母親擁抱孩子時,孩子的聲音、氣息,會刺激更多母愛行為,滿足母親的母性需求。
一種溫暖和愛的感受
那麼是不是隨時都要抱孩子、搖孩子?並不是如此。只要在孩子需要時抱抱他,搖搖他就可以了。
其實,一個健康的嬰兒並不是那麼喜歡一直被人抱著,只要他可活動,他都會盡量的去活動,過多的擁抱,反而限制了他的活動需求。
當嬰兒身體不適、排氣不順、想睡,或寂寞需要人陪時……,他會用身體姿勢或聲音,傳達這些訊息。此時母親最好能立即分辨嬰兒的需要,並加以處理。
和把糖果或玩具給嬰兒完全不同,擁抱、搖哄嬰兒是一種人性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緊緊的密合,是一種溫暖和被愛的感受,孩子會從被愛的行為中,自主的學習到愛人的方式。幼時經常被擁抱的成人,也會習慣地用擁抱的姿勢去愛撫他的孩子,擁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親子之間的愛就更穩固了。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我與熊熊

這是我的第一隻娃娃喔
我跟它是好朋友

我跟媽媽喔


媽媽說我是小小可愛
爸爸說我跟媽媽都很可愛吧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看音樂鈴

現在的我快四個月了

每天都會在小床上看音樂鈴

大家看我玩的很快樂ㄋ

大家聽懂我說什麼了嗎?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白色情人節



今天是白色情人節
爸爸媽媽回來跟我一起過喔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第一次穿裙子喔





媽媽説夏天快到了
我是女生而且是爸媽的小小公主
所以買了漂亮的裙子給我喔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妹妹快四個月了喔

寒流來我有小背心穿喔
這樣就不會冷冷了
媽媽抱著我喔
那我來秀一段拿手絕活
----吃手手
可惜我還太小 嘴巴不夠大



我跟爸爸很像吧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第一次坐安全座椅

我有自己的座位喔
車車動了
爸爸在開車車了


恩小睡一下吧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妹妹3個月ㄛ






三個月大的我很愛說話跟玩喔
雖然大家聽不懂我說什麼
但是大家要常跟我玩喔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元宵節


這是好運牛
我在床上看花燈



我有花燈喔
它叫聚寶牛



新玩具



大家看我有新玩具

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妹妹發燒住院讓大家擔心了

過年期間發燒住加護病房還打針痛痛哭哭

我已經沒發燒了快出院了
讓大家擔心了
以後會健健康康快快長大


過年穿新衣




大家看我的漂亮衣服喔
小熊維尼的ㄋ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我的消費卷喔



1月18日爸爸幫我領消費卷給我
這是我的消費卷喔

1月17日妹妹滿兩個月回內湖家玩喔

妹妹睡著又投降了
媽媽不要用吸管打打啦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婉翎出生了喔

嗯好吃好吃
大家發現了嗎?
我一出生就會吃手手喔

嗨大家好
我在11月17出生了喔
跟爸比媽咪合照喔